次聲波是頻率在0.0001~20Hz范圍內的機械振動波。次聲波在空氣傳播中具有傳播遠、衰減少,穿透力強等物理學特性,次聲廣泛存在自然界、生活環境、生產環境和軍事環境中。一定聲壓級水平的次聲波作用一定時間可致人體功能障礙,甚至器質性損傷。因此,研究次聲的發生、傳播、生物學作用機制...
這是工行武漢分行楊嵐分享的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真實經歷,疫情面前,她樂觀而積極,最終戰勝了病魔!我們希望通過她的個案經歷,給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希望,給正在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力量,給正處于恐懼中的人們一些慰藉。
2月4日,工行武漢分行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...
2020年1月30日,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陳南山教授在《柳葉刀》雜志發表一篇名為“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, China: a descri...
2020年2月5日,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五版)》以下簡稱“診療方案第五版”,現將主要內容解讀如下:
2019年12月以來,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,隨著疫情的蔓延,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。目前報告的病例多數有武漢居住史...
“萬物皆『振動』(Everything in life is“vibration”)是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名言。
自然界的兩種物體如果振動頻率一致,能出現諧振共鳴,也就是通俗上說的共振。(聲明一點:是“振動”而不是“震動”)
萬事萬物都有振動頻率,我們人體自然也不例外。我們身體的每個器官也有自己的頻率...
人類早就知道心臟會規律跳動,而且可以經由儀器顯示出心電圖和跳動頻率。但當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腦部也能產生腦波時,想必會嚇一大跳吧!這樣說來,我們的其他器官,如肝臟、胰臟、腎臟、胃等,是否也能像心臟及大腦一樣測出其波動?
正常推論應該是可以的,只是目前還沒有發明這種儀器。因為光、聲音、無線電、磁場等等,這些沒有生命,甚至肉...